首页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王羲之是哪个朝代的书法家(走过“书圣”王羲之的一生四季)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24 10:05:17    


王羲之视频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浙江嵊州)。王羲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广采众长,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拱顶石”般的人物,影响深广,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本报记者 刘丹丹 俞 沁

江南水乡的春与北方平原的春大相径庭。干燥、沙尘、乍暖还寒是北方春天的主调。相较而言,南方的春天就要肆意洒脱很多,从杭州到绍兴再转入嵊州,越往山里走,风光越发旖旎。

穿越层层山峦,远近黛色有深有浅,山涧泉水冲破冬日束缚,带着满身苍翠,一跃而下。勤奋些的鸟儿开始呼朋唤友,静谧的群山从睡梦中苏醒,清风徐来,铮铮然似嵇康操琴于幽深处。

不知道,当年王羲之选择来剡中(今嵊州)养老,将灵魂安置于此,是不是被同样的美景打动。“越中山水之奇丽者,剡为之最;剡中山水之奇丽者,金庭洞天为之最。”唐代文学家裴通想必是非常理解王羲之的选择。

王羲之出生于琅琊(今临沂),少时随家族南迁至建邺,人生的高光时刻起于会稽,59岁那年在嵊州落幕。穿越1700多年的历史烟云,我们踏上追寻王羲之足迹的旅程,从临沂到绍兴再到嵊州,试图从浩渺的文献资料和繁星散落的现时痕迹中,去感受这位古今中外声名远播的“书圣”,他的欢喜与无奈,他的坚守和遥望,他的一生四季、万千风光。

一日千载,春风得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走进兰亭镇的那一刻,记者仿佛搭上“时光机”,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登时出现在眼前,1000多年的时光冲刷,总有一些瑰宝岿然未动。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都是绍兴兰亭镇的大日子——兰亭书法节,今年是第39届。作为绍兴书法文化深厚底蕴的一个缩影,它即将迈入“不惑之年”。

说兰亭是写在《兰亭集序》里的小镇,毫不为过。在这里,随时随处都能看到“兰亭序”元素。兰亭景区内,高高的牌楼上书“群贤毕至”4个大字恰如其分,门口的石碑上刻着《兰亭集序》全文,进门一片茂林修竹将“东晋风”氛围拉满。

与王羲之的对话即将展开,我内心澎湃不已,景区讲解员细致的讲解如一叶扁舟,带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溯流而上,拨开层层迷雾,终于抵达永和九年,三月上巳日,那个值得被称为“一日千载”的天朗气清日。

绍兴郊外的兰亭,清澈的兰溪河畔,列坐着41位峨冠博带的文人,一场由时任会稽内史王羲之倡议的曲水流觞雅集活动就此开始。所谓“曲水流觞”,即文人们把一种叫作羽觞的轻便酒杯放在水上,任其顺流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要饮酒赋诗。

绍兴的酒文化与书法文化一样,源远流长,二者相得益彰。谈笑间,曲水上有酒杯慢慢游过来,酒杯中的上好的酒在溪水中闪着光,散着香。在座的文人各怀心思,已经打好腹稿胸有成竹的,眼巴巴地盼着精致的酒杯停在面前,新酿佳句一吐为快;还没找到感觉的,既想让酒杯继续前行,又想将美酒一饮而尽,召唤出诗意;坐中还有刘伶这样的,喜欢将备好的诗句藏在心中,先饮下几杯再说,诗可以不歌,酒一定要喝。

优哉游哉的酒杯终于停在了王羲之面前,他面带微笑,侍者从流水中端起酒杯呈到内史大人面前。王羲之款款接过,笑道:“诗如潜龙,无酒不行。我还是先饮了这一杯,庶几可得司马相如的指点或曹子建的启发。”众人鼓掌,氛围热烈,王羲之颔首微笑,拂了拂飘飘长髯,宛如世外之人。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魏晋风度,“飘逸”或可当此任。王羲之与在座的文人雅士,一举一动都流露出飘逸气质。用当今社会流行的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飘逸,就是“松弛感”。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自由之后,文人们向内追求心灵自在,释放真性情。

待流觞循回数次,好酒流进心田,兴奋的状态从内到外染红脸颊,诗情刹那间迸发。当酒杯第二次停到王羲之面前,他不再矜持,开口吟诵:

代谢鳞次,忽焉以周。

欣此暮春,和气载柔。

咏彼舞雩,异世同流。

迤携齐契,散怀一丘。

年近花甲的王羲之动员人们敞开心扉,不负良辰美景。政局动荡,人生苦短,颠沛流离是人世常态,像这样惠风和畅的春日,更是极其难得。诗味浓郁,修辞清雅,众人齐声称赞,“热场”效果明显。

隐居山阴的谢安、才子孙绰、和尚支道林……都在这场雅集中留下诗文,气氛越发热烈起来,不知不觉间37首新诗跃入纸上,这场雅集逐渐演变为一场洋溢着文人情趣的“文化饕餮”。

有人提议:人有冠冕之美,雁有领衔之歌,此集乃众人和声,若有君子为之序,方称全美。王羲之当仁不让成为众人共推的贤德之人:“此事非右军不可”。王羲之面带微醺,自觉责无旁贷:“诸位且去游玩,待我稍作斟酌,须臾便好。”

“千年之后,我等尸骨朽尽,此文将依然灿烂,甚或超过今日。”谢安看完《兰亭集序》有此感慨。那一日,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了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历经千年淬炼,光彩越发夺目。

拥抱炽热,乘势夏长

王羲之出生的鲁南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从东夷首领蚩尤会战炎黄到周公封于鲁地,从孔子“沐于沂”到荀子治兰陵,从诸葛亮南迁襄阳到琅琊王氏永嘉南渡。这片土地上,历史车轮滚滚而过,留下无数灿烂的印记。

王羲之是幸运的,他出身显贵的世族大家,琅琊王氏在两晋时期政治上举足轻重、经济上富裕优渥、文化上底蕴深厚。相较于普通人,王羲之生来就拥有很多资源,比如教育。

如今,在临沂市兰山区洗砚池街21号有一座王羲之故居。名为“故居”,实为一座新建仿古典式园林,内里陈列书法、绘画作品,又名为“羲之公园”。洗砚池畔,总有一些孩童手持几乎与身高等长的海绵头毛笔,蘸池水就地写写画画。看到这个场景,我不禁思考:王羲之小时候是怎么学书法的?

王羲之的第一位老师,是他的父亲王旷。生在名门望族的王羲之从小就熟悉读书、写字、行文诸事。书法对于魏晋氏族而言,如同冠冕。对王氏家族来说,书法文墨作为家学渊源流淌在家族基因中。耳濡目染之下,这位未来的书法家对书法艺术的感悟,一定是超于常人的。

羊欣《笔阵图》载有王羲之窃读《笔说》的故事:“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一个小故事就将王羲之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展现得淋漓尽致:面对“窃书”这件事,父亲王旷没有急于指责,而是给孩子申辩的机会,7岁的王羲之说出:“等我长大了再教,恐怕会让我走很多弯路呢。”可谓是有理有据,预判了父亲的预判。

正式教授王羲之书法的老师,是他的姨母卫夫人。羲之姨母卫铄,字茂漪,曾学蔡邕、钟繇书,但有变化和创新,楷书端庄优雅,尤善隶书。卫夫人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传世,其书法称名于当代,声誉甚高。

请卫夫人教授王羲之书法,通俗理解就像请一位博士生导师为幼儿做启蒙教育。可以说,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基调就是在卫夫人的教导下奠定的。他后期在书法艺术上的创新和拔类超群,离不开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高远视野。“此子必蔽吾名。”行家的眼光总是深刻的,数年学习后,卫夫人见王羲之行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喜极而泣。

王羲之的第三位老师,是他的叔叔王廙。王廙在艺术才能和文学修养的全面性上,可称东晋第一人。他工书、画,晓音律,善射御、博弈、杂艺等,几乎无所不通无所不晓,堪称大师级人物。继东汉蔡邕之后,王廙也将书、画、文等多种艺术元素进行融合。他认为,文学是艺术的根本,书画则可达至玄妙。更可贵的是,他形成了一套艺术创作理论:创作要“行己道”,即注重继承但不因袭前人,要走自己的路子。

如果说,卫夫人是王羲之书法艺术上走过的桥,那王廙就是桥上的画廊。王廙对王羲之的教学方法很有趣:在很长时间内,他不让侄子动笔,只是让他看陆机的《平复帖》,一直看,达到心中有一种狂放之气直冲喉咙,马上就无法遏制非要挥毫泼墨的状态。王羲之终于提笔横扫,在宣纸上留下龙蛇形迹,似与不似,都不去计较了。王廙看后,眼底流露出满意:“此子可教也!”

硕果高挂,功在千秋

王羲之成名很早,20岁之后,便有人求其书法以为楷模,从大文豪庾亮到当朝皇帝,无不赞许,以至于上下模仿,争习逸少书。王羲之59年的一生看似不长,但他在书法艺术上,一口气走完从继承到创新到完善再到全社会认可的大师之路。

民间流传的关于王羲之习书的故事有许多,民间故事的意义不在于严谨记录历史,而是民心所向,主打的就是群众影响力。“老妪烹鹅”“道士以鹅换道德经”等故事都是王羲之爱鹅的有力佐证。

在兰亭风景区,第一景便是“鹅池”,池塘里6只大白鹅悠闲度日。王羲之为什么喜爱鹅?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说卫夫人握笔的手像鹅头,有人说王羲之从鹅的姿态中领悟出线条的弹性。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鹅的步伐慢条斯理自带节奏,优雅高贵的精神确能启发一位书法艺术家。

《兰亭集序》共324字,在用笔上每个字都不断地出现新的变化。全篇有7个“不”字、21个“之”字,个个富于个性,无一雷同。然而,“之”字的写法就神似一只只神态气度各异的大白鹅。

作为王羲之最小的儿子,王献之犹如另一颗明星,他在书法艺术上的超高造诣足以令王羲之欣慰。“太字碑”“十八缸水”等故事都反映了王羲之对孩子的教育情况。王羲之改革书写费烦的隶书和章草,创造了今楷、今行、今草,实为历史创举。而王献之的改革步伐也很大,以致“父子之间又为今古”。

鲜有人知,在兰亭风景区的对面,有一所建立了近20年的书法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是绍兴文理学院的二级学院,与其说这是一所大学,不如说是一座有着浓厚魏晋风格的书法艺术品博物馆。

占地150亩的校园满目苍翠,水榭亭台如水墨画一般。2005 年,经学校申请,教育部在高校本科目录增设书法学专业,学校成为全国首个书法学本科专业布点高校。“学院在教学、研究和传播等方面始终坚持‘守正固本’的理念,传承发扬‘二王’书风。”学院党委书记孙仕龙介绍,这也是学院选址兰亭的“初心”。

在海外,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亦久负盛名。在今年兰亭书法节上,几名留学生身着汉服挥毫泼墨,引人注目,他们是来自绍兴文理学院海外“兰亭书法学堂”的学生。作为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法)传承基地,绍兴文理学院一直致力于以书法为载体开展国际文化传播。如今,海外“兰亭书法学堂”已走进瑞士、俄罗斯、加拿大等9个国家,覆盖海外学生万余人。

出世入世,日落冬藏

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来说,江南的冬天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就算最冷的时候,一眼看去路边也不乏色彩,太阳出来便能温暖如春。只是冬雨绵长,湿冷入骨,寒意从头到脚无处安放。不禁遥想,1700多年前,王羲之从琅琊迁至江南时,是否会经历这样的无所适从?

除了地理、气候、风俗和衣食住行的差异,对王羲之这样的南渡氏族子弟而言,文化的冲突是更需要时间去化解的。这背后隐喻的是,氏族子弟在享受家族带来的各种荫庇好处时,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接纳一些只有自己才明白的无奈。

王羲之的仕途就是很好的体现,23岁起家秘书郎到53岁在父母墓前宣誓辞官,30年的仕途之路,王羲之走得太辛苦了。虽身处纲常崩坏、硝烟四起的乱世,但王羲之是有政治抱负的。他曾开仓赈济,政声甚好,他也想为民做些实事,无奈蚍蜉撼大树。

“自顷年割剥遗黎,刑徒竟路,殆同秦政,惟未加参夷之刑耳。恐胜、广之忧,无复日矣。”这是王羲之写给殷浩的劝诫信《致殷浩书》,更是一封振聋发聩的为民请愿之书。他认为殷浩的行动不仅是军事问题,在治国方略上也沉疴深深。

有学者说:假如羲之穿越历史回到今日,见国人只知他是大书法家,或许会说“我心之皎白处,在于家国;书者,小数也”,又或许他只会默然不语。对于仕途上的起起伏伏,王羲之内心一定是有许多苦闷,而书法正是他宣泄的渠道。他将内心的炽热铸成书体的筋力,精神的灵光照亮了“焕若神明”的章草。

后人对王羲之最大的遗憾是,世上早已没有王羲之的真迹。吊诡的是,造成遗憾的原因不是轻视,而是太重视。《兰亭集序》作为书法史上的瑰宝,曾在王家世代流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手上。智永在绍兴云门寺出家为僧,圆寂后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弟子辩才和尚。之后就有了“唐太宗‘智’得《兰亭》”的故事。唐太宗死后,《兰亭集序》真迹陪葬昭陵。

晚年的王羲之遍历剡中山水,寄情自然。如今嵊州还有许多与他相关的遗迹和传说。临沂、绍兴的中小学校普遍开设书法课,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一代代传承。一个人的德行,历经1700余年依然被人称颂;一个人的书法,历经1700余年仍然被奉为楷模。可以说,王羲之的一生是灿烂的。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是王羲之的生死观,在生命弥留之际,他应该是释然的,这一生如四季轮回,他如一片叶子从树枝掉落,潇洒地回到土地上,就像婴儿回到母亲的怀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