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9:06:00
4月22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深圳2035: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展望》首发仪式在中心书城举行。
现场大合影(图源:主办方)
《深圳2035: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展望》基于“深圳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研究”和“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研究”两大研究方向,提出了深圳引领“三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历史使命、战略方向和总体思路,其中包括“全面升级深圳软基建基础”“推进深港深度合作发展”等一系列具体策略。在战略路径的选择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概念。
活动现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张占斌,深圳市原副市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唐杰,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郭万达,与本书作者之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围绕“展望深圳2035”主题展开对话,为读者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
“深圳的故事要深圳人来讲。我们研究深圳,一定要把深圳放在世界地图上看”。郑永年教授指出,我们要反思现代化的各个模式——美国曾是现代化的灯塔,欧洲的福利社会也走不下去。因此,在创作这本书时不仅要考虑到如何避免西方现代化走的弯路,还要考虑我国“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如何实现的问题。从这个视角看,为什么要把深圳放在世界版图,就是因为深圳不仅要给中国的现代化做一个可复制、可扩散的模式,还要给世界的现代化做一个可参考的模式。
郑永年教授发言(图源:主办方)
据了解,该作品创作历时两年,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团队以深圳“双区驱动”战略为框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内涵,通过实地调研、国际对标等方法,系统梳理深圳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逻辑。创作过程中重点突破了对“高质量发展高地”的量化定义,创新性地将“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概念转化为可评估的城市治理指标,构建社会治理新形态理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以及与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的深度协同发展模式。
该书是“深圳研究三部曲”的作品之一,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将对深圳的未来发展开展追踪式的深入研究,第二部的主题为“跨越‘中等技术陷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圳的作用与担当”,第三部的主题为“平准经济学原理与深圳发展实践”。
记者丨陈淼松
排版丨季靳玮
编辑丨张思南
审校丨吴蔚
监制丨李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