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焦点访谈丨平等准入建好“桩” 从破除壁垒中解锁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23:56:00    

这些年制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显性壁垒明显减少,但是有些隐性壁垒仍然没有破除。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本地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设置了限制外地企业进入的门槛,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市场拓展也导致了低层次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就拿充电桩来说,随着我国新能源车的迅速发展,好不好充电成为新能源车主出门在外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而公共充电桩同时也成为市场投资的热点,但是在有的地方却成为市场的一个堵点。

不久前,有企业反映,江西赣州石城县有一家公司在独家经营新能源车的充电桩业务,而且存在充电费价格高、充电不方便等问题。据了解,从2018年开始,当地的城投公司以特许经营的形式独家经营着全县的充电桩业务。

江西赣州石城县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 谢富雷2018年,我们对有能力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企业进行了广泛对接,但是受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低的客观因素影响,没有企业愿意参与建设,所以石城县就将特许经营权授予了城投公司。

看来,石城县城投公司在获得特许经营权后的六年时间里,并没有随着当地新能源车的发展及时修建充足的充电桩,这才导致了新能源车主和其他经营企业的怨言。前几年,将充电桩的特许经营权授予地方城投公司的这种现象在其他一些地方也存在。记者在河南省洛阳市进行了采访。据了解,2018年4月,洛阳市政府授权洛阳城投集团负责对全市的充电基础设施进行统一的建设、管理。

河南洛阳市发展改革委能源规划局局长 庆武:2017年之前,洛阳市包括全省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比较低,当时洛阳市才4000多辆。为了加快推进全市充电桩建设,由市国有投资平台统一规范建设。

看来,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早期,由于产业前景不明等多种原因,社会资本普遍持观望态度;而充电桩又必须建,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就授权地方国有企业也就是城投公司进行特许经营。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本创新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 伍迪:在地方规划有这样的一些投资项目的话,地方政府和城投公司一定会想各种办法进行融资。采用特许经营模式是融资很重要的方式之一,因为未来的收益相对来说至少在方案层面是有一定依据的,对于金融机构、银行来说,比较容易给企业进行放贷。

城投公司获得了特许经营权,从表面上看,未来几十年的项目收益就有了保障。这样一来,地方城投也就可以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从事这项业务。但是,在后续的经营中,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些获得特许经营的城投公司并不能满足新能源车发展的需求,服务质量不高。根据2020年洛阳市媒体的报道,当时城区一些停车场的很多充电桩都被其他机动车和货物所占据。四五十个充电桩,只有少数能够使用。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本创新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 伍迪:对于地方本级国有企业来说,即便未来亏钱了,合作方是主管我的本级政府,我可以跟本级政府来讲,项目亏钱,需要政府各方面的支持。某种程度上,未来政府为了这个项目持续运营,可能会给企业相应的一些各种形式的财政补助补贴,这些补贴可能会形成隐性的一些债务问题。

城投集团经营状况不佳,但市场形势却在发生变化,2020年7月,当时洛阳的新能源汽车从2017年的4000多辆增长到1.6万辆,然而充电桩还只修建了1300多个,远远不能满足当地新能源车充电的需求。与此同时,一些全国性头部充电桩经营企业却被拦在市场外。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特许经营造成的市场壁垒阻止其他企业进入,越来越阻碍了充电桩市场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本创新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 伍迪:本级的国有企业成为特许经营者,做地方新能源充电桩的投资建设和长期运营,锁定了未来的运营权,阻碍了其他主体的参与。同时地方政府又进行了一定的兜底,而这个企业又跟地方政府又有关联关系,形成了一套内循环。这个循环具有一定的闭塞性,导致阻碍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2020年7月,洛阳市顺应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终止了城投集团的特许经营权,主动放开了充电桩的市场。

放开市场的结果是什么呢?截至2024年底,洛阳市共有公共充电桩从2020年1300多个增长到1.5万余个,个人充电枪5万余个;充电桩的服务费也从过去的每度电8毛钱下降到3毛钱左右,基本实现市、县区、乡镇、高速公路、国道、快速路等全覆盖,城区基本实现5分钟充电圈。

充电桩市场的开放同时也推动了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2023年,洛阳市新能源车辆数量突破了13万辆,变化的不只是绝对数量。2020年当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是1.6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17%,而当年全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占比是1.46%,洛阳低于全国的平均数。2023年洛阳市新能源汽车突破了13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远超过当年全国新能源车占比的平均数6.07%。

洛阳市主动放开市场,破除了地方设置的壁垒,可以说是尝到了市场的甜头。但从全国来看,要全面破除这种壁垒并不容易。

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了第七批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云南楚雄州一些地方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授予相关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违规设置特许经营权准入壁垒,妨碍其他经营主体平等准入。

2025年1月,国务院督查组对江西省石城县妨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平等准入问题进行了通报。通报之后,石城县立即进行了整改,取消了特许经营。现在已经有7家企业进驻石城县参与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更快打破壁垒,加速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2024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明确禁止地方本级国企参与本级特许经营项目投标,叫停了这种“左手授权右手”的行为。

2024年8月,中办、国办发布了《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明确,严禁在清单之外违规设立准入许可或者在实施特许经营、指定经营、检测认证等过程中违规设置准入障碍。与此同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不断瘦身,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经营主体都可以依法平等进入。

为了从根源上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国家将推动财税、统计、绩效考核等体系与统一大市场对接,未来将把跨区域产业链协同、要素流动效率纳入政绩考核,引导地方政府“算大账、谋长远”。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丹从政府层面回答怎么建、怎么破除隐形壁垒,我们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双重积极性,包括绩效考核等方面,在统一大市场背景下,更多进行优化和考量,破除违背或者阻碍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一些制度性因素。地方找准自己的定位,积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市场准入、消除有形的市场壁垒是一个方面。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一些无形的数据壁垒也亟待打通。还是以充电桩为例,由于很多充电桩经营企业的入口、数据要素等没有整合,在不同地区、不同的充电桩企业之间还存在不兼容共享的问题,用户往往需要下载多个App等程序才能完成充电。

不同的应用程序,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数据壁垒,这也是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共性的堵点。未来,我国将加速构建“统一、规范的数据交易大市场”,充分挖掘释放数据要素的价值,让统一流动的数据为市场创造更高价值。

从破解充电桩困局可以看到:唯有打破行政垄断的“玻璃门”,让“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各归其位,才能激活中国经济的超大规模优势。当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入了破除“行政区经济”桎梏的深水区——既要打破看得见的准入壁垒,更要打通看不见的数据烟囱;既要警惕“左手授权右手”的体制惯性,也要防范“破旧垒筑新墙”的隐性变异。唯有以制度创新去除制度性交易成本,让生产要素真正在全国版图上奔涌流动,才能进一步激活14亿人口超大规模市场的潜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编辑丨车黎 赵丽颖

摄像丨张戈平

剪辑丨赵云龙

策划丨牛彦敏 余仁山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