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嘉禾石桥镇:产业花开绘振兴 特色经济促共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10:21:00    

红网时刻新闻5月12日郴州讯(记者 李亚 通讯员 邓和明 龙昊宇)5月11日,雨后的晨风裹着露珠的清甜,掠过嘉禾县石桥镇石门村高低错落的青瓦白墙,唤醒了田间沉睡的泥土。10余名村民踩着晨雾来到该村罗汉果基地,把一株株罗汉果苗错落有致地种进刚被雨水洗礼过的土地中。

“自从有了这个罗汉果基地,我们村的集体年收入可达10万元,带动了60余名村民就业。”石门村党支部书记李小军介绍,2022年1月,石门村因地制宜,打造了600余亩的罗汉果种植基地,通过“党建+专业合作社+基地+村民+脱贫户”的模式,实现了产业与农户的紧密联结,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石门村的产业发展,是石桥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石桥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该镇坚持党建引领,以实施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为抓手,盘活镇域内闲置资产,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按照“选好一条路子、领办一批项目、挖掘一村特色、共富一方群众”的总体思路,深挖“土”资源,放大“特”优势,延伸“产”链条,逐步形成了以“稻、果、企”为核心的特色产业体系。

在石仙村,刚采摘回来不久的木耳,经过晾晒,已经被整齐地包装好,就等着往外运了。2021年10月,石仙村依托得天独厚的林业资源优势,引进优质菌种种植木耳,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木耳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木耳产业不仅解决了当地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除了特色种植产业,石桥镇还积极推进产业创新,通过林+药、林+菌、林+禽等多种模式发展林下经济,提高了闲置林地的附加值,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同时,石桥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打造了“一村一品”和“一场一特”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以推动乡村振兴。

“去年我们一家的年收入有3万多元。”中华山村村民廖柏才夫妇谈起家里收入的变化,立即喜笑颜开。该村采用 “党支部+家庭农场+农户”的运作模式,依托土地资源优势,通过流转1300亩山林土地,并提供技术保障等措施,发展了900余亩高脂松和200余亩富硒茶,带动了农户参与种植,有效解决了家门口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了群众收入。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石桥镇积极实施人才回引工程,吸引了一批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石桥镇还加强了对农民的技能培训,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有效提升农民的种植养殖技术水平,充分激发其创业就业潜能。

在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石桥镇还着力提升乡村风貌提质和新时代乡风文明。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垃圾、污水治理,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同时,通过评选身边好人、好家风家庭等活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弘扬文明新风尚,提升村民的文明素质,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