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融入武汉中小学课程教学纪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3:03:00    

4月9日,武汉市六初上智中学黄石路校区。一堂物理微课在郑学敏老师与一群初三学生的讨论中展开。屏幕上播放着《核能——大国重器的能量密码》视频,里面梳理了我国核事业发展大事件,以及国际上有关核安全的正反案例。

“这堂课有点不一样,不仅讲物理公式,还讲了生活中的应用故事。”“如果我有了加强核安全方面建议,会到国务院官网留言。”孩子们雀跃地说。

这堂“不一样”的物理课,是武汉中小学将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与学科教育相融合的一个缩影。

今年3月以来,武汉市编制完成《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课程教学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推出2084节示范微课,并带动一线教学实践持续创新,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中小学课程教学工作在全市1140所中小学和中职学校、4个学段42个学科中全面铺开。

从此前国家安全教育以精品课的形式进入校园和课堂,到目前的实现中小学学段、学科、学生全覆盖,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课程教学实践探索在武汉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武汉市有关方面负责人说:“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课程教学不能生搬硬套,必须让学生听得懂、学得进,入脑入心。”

武汉学校国家安全教育实现突破,《指南》起到关键作用。

3月7日,专家评审组对此给予高度评价:“《指南》是一部高质量课程教学实施指南,破解了国家安全教育碎片化、表面化难题,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学科融合标准。”

2024年9月,市区两级学科教研员担纲,一支200人的核心编写队伍迅速组建,苦干6个月,历经八版修改,40万字的《实施指南》最终通过评审。

这部《指南》创新采用“学段+学科”双维度框架,分设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四个篇章,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重点领域知识,有机融入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42门学科,为教师提供表格化教学指引、标准化案例库及个性化教学建议。

市教科院教研员张祖涛、孙玮,区教研员张亮等均表示,这种一体设计、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模式,更能确保融合工作保持常态、长效,避免“一阵风”。

学校国家安全教育不止在课堂。惠济路小学党总支书记李洁介绍,3月初,依托周边高校资源,沿着《指南》建议的融合教学思路,惠济路小学已安排好了一年四季的社会活动。

近年来,武汉实施家校社总动员,打造了立体多维的青少年国家安全教育阵地和丰富多样的活动品牌。这些社会资源正为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课程教学打开更加广阔的实践空间。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周荔华 刘坤/ 武国安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