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学传播中国行丨全国科技报社长总编走进安徽迅达文化集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7:11:00    

来源:【安徽科技报】

当科技新闻界的领军人物与千年陶瓷书画艺术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报分会理事长郝建新、监事长石宝新、秘书长牛艳琴携全国科技报社社长总编走进安徽迅达文化集团,安徽科技报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姚语全程陪同。开启一场跨越传统与科技的文化盛宴!从展厅溯源到创意工坊,从非遗传承到数字赋能,这场深度探访,揭开了迅达文化集团以科技赋能艺术、用匠心传承文明的创新密码。

溯源展厅:文化脉络与创新基因的交织

踏入迅达文化集团展厅,一幅跨越二十余年的发展画卷徐徐展开。展厅以“传承·创新·融合”为主线,通过图文、实物与多媒体互动,生动展现企业从传统印刷包装到多元文化产业的四次转型历程。

创意工坊:研学、绘瓷与艺术的零距离

在研学与绘瓷体验区,迅达文化的“艺术+教育”模式令人眼前一亮。素坯整齐陈列,釉彩斑斓流转,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艺术交融的独特气息。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创新打造‘艺术+教育’模式,通过研学、互动体验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参与者在亲手创作中感受非遗魅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既传承了工艺精髓,又激发了文化共鸣。”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秘书长牛艳琴在参观时赞叹道。在这里,传统文化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触手可及的匠心温度。

非遗探秘:庐窑房里的千年窑火

最引人注目的是当代艺术瓷主题展区,一件件釉色温润的陶瓷器皿与墨韵灵动的书画作品交相辉映,既有传统工笔花鸟的细腻,也有现代抽象艺术的大胆创新。科技新闻学会一行驻足良久,赞叹于迅达文化集团将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完美融合的前瞻视野。

走进陶瓷博物馆,仿若步入一座汇聚古今的艺术殿堂。馆内,一件件陶瓷藏品静静陈列,宛如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在柔和灯光下散发着温润光泽。这些藏品,或古朴厚重,或精巧秀丽,每一件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匠人的智慧。

穿过展厅,众人来到庐窑房,这里是迅达文化传承非遗技艺的核心区域。工作人员介绍,庐州窑作为包河区非遗保护项目,在迅达文化集团的推动下重焕生机。从揉泥、拉坯到上釉、烧制,每一道工序都遵循古法技艺,却又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庐窑的魅力不仅在于工艺,更在于它承载的地域文化记忆。”讲解员的话语引发共鸣。现场,理事长郝建新饶有兴致地观摩匠人手工雕刻瓷坯,感叹道:“非遗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迅达文化集团在传承中注入科技与创意,值得点赞!”

数字赋能:让陶瓷“开口说话”

踏入文创区,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达到高潮。迅达文化集团利用AR等前沿技术,为每件陶瓷作品赋予“数字身份”。尤其是依托科技将AR技术应用到陶瓷创作,创造了包含人文、山水、前沿三篇的“瓷说中国”项目。用手机一扫瓷的画面,即可欣赏华夏风光,聆听中国故事,打造一个会说话的陶瓷。“这让静态的陶瓷‘活’了起来!”监事长石宝新惊叹道。

艺术馆里的灵感碰撞

行程最后,众人来到艺术馆绘画创作区。在这里,迅达文化集团搭建起艺术家交流平台,定期举办主题创作活动,推动陶瓷与书画艺术的跨界融合。“迅达的实践证明,科技与文化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赋能的。”理事长郝建新总结道,“期待未来通过媒体力量,让更多人看到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无限可能!”

从展厅里的历史脉络,到工坊中的非遗匠心;从数字科技的惊艳赋能,到艺术馆里的灵感迸发,此次参观不仅是一场文化之旅,更是一次对“科技+文化”创新路径的深度探索。未来,迅达文化集团将继续以科技为翼、以文化为魂,打造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艺术殿堂,而科技媒体也将携手助力,让东方美学与创新故事走向世界!

本文来自【安徽科技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