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保研放宽“挂科限制”:给成长多一点容错空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7 07:06:00    

孔德淇

挂过科也能保研?日前,南京农业大学公布2026年推免研究生工作方案,首次明确允许必修课不及格不超过一门且经补考或重修通过的学生申请保研。这并非孤例,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近年也相继调整细则,放宽对“一门次课程不及格”的限制。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校都规定有挂科经历者无法保研,在这一规则下,有的学生因刚入大学不适应教学节奏挂科,即便后续学年成绩优异、科研实践突出,也难获保研资格;有的学生因一门与专业核心能力关联度不高的课程不及格,多年积累的学术成果被全盘否定……这种“一错定终身”的评价模式,将静态的成绩单等同于对学生动态成长的完整评判,忽视了成长的复杂性。

保研放宽“挂科限制”,本质上是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向“以人为本”转变的缩影。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明确提出“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保研政策的调整正是这一导向在人才选拔环节的具体实践。它摒弃“一刀切”的简单化评价,承认学生成长是“非线性”过程,允许青年在探索中出现阶段性失误,更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潜力与综合能力。

保研政策的“破冰”值得肯定,但让其真正发挥作用,还需在放宽与规范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政策执行走偏。一方面,高校应细化配套措施,确保政策公平落地。例如,明确“必修课”的界定范围,避免将通识选修课、实践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混为一谈。同时,规范“补考或重修”的认定标准,防止出现“放水重修”“突击补考”等钻空子现象。另一方面,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传递容错不等于纵容的理念,避免政策滥用。

(作者系媒体人)

来源:华声在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