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改色门牌一刀切,城市治理需体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8:11:00    

□陈竺(新乡医学院)

近日,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城管部门要求红底门头牌匾统一更换颜色,引发广泛关注。据社交平台一店铺老板发视频显示,3月15日,该店铺门牌为红色。3月20日,老板发视频提醒,“广告牌更改颜色,各位顾客别走错。”记者注意到,该店铺底色变为蓝绿色。(4月7日 大风新闻)

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看,统一门牌颜色有助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使街道更加整洁美观。然而,以行政指令强制统一门牌颜色,本质上是用简单粗暴的“视觉管控”替代复杂精细的社会治理。这种将“统一即美观”奉为圭臬的管理逻辑,既缺乏美学考量的专业性,更忽视了商业生态的复杂性。

对于商家而言,门牌不仅是店铺的标识,更是品牌形象的一部分。据媒体报道,商家更换门牌需自费,这对小微商户无异于“割肉式整改”。当管理部门将“整齐划一”凌驾于市场主体利益之上时,所谓的“提升城市形象”便异化为形式主义的“面子工程”。

在城市管理与商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城市管理部门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一方面,城市管理部门应充分听取商家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协商和沟通,寻找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例如,可以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或者给予商家一定的过渡期,以减轻他们的负担。另一方面,城市管理部门也应加强宣传和解释工作,让商家和市民理解这一举措的初衷和意义,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此外,城市管理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更加注重科学性和人性化。在统一门牌颜色的同时,可以保留一定的个性化空间,允许商家在统一色调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创新和个性化设计。这样既能保证城市整体形象的统一,又能满足商家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双赢。

城市的生命力不在管理者的调色盘里,而在每个商户的创意中,在每块招牌承载的记忆里。当城市管理能超越对“颜色整齐”的执念,当市监部门、商户代表、市民大众能围坐一桌共同商讨城市管理方案,当“怎么改”的决策权从办公室回归街头巷尾,城市治理才算真正接上了地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