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8:03:00
成渝一周观察【0417-0423】
1、四川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5%
4月17日,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25年一季度四川经济数据。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一季度四川地区生产总值为15246.9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14.19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4994.84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9437.89亿元,增长5.8%。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7.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8.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6%。从房地产开发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6.5%,新建商品房施工面积下降12.3%,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8.7%。
2、重庆市委常委会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
4月22日上午,市委常委会举行会议,分析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
会议指出,要更好发挥工业支撑作用,推动汽车产业稳产促增,稳住电子产业基本盘,巩固摩托车、装备、材料产业向上势头,启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要积极抓投资扩消费,加速重点项目重点领域投资放量,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突出抓好以旧换新和场景消费,逐步释放房地产市场内需潜力。要着力稳住外贸基本盘,健全出口企业帮扶政策机制,开展出口转内销专项行动。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稳价,加大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力度。要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整治,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隐患,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强化及时精准有力服务企业和经济运行调度,发挥政策引导预期作用,打通政策落地堵点卡点,做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县调度和服务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成都市委书记、市长会见李书福
4月1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曹立军,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会见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一行。会见中,双方围绕抢抓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强化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市场拓展等全链条交流合作,在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发展等领域加强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汽车产业创新突破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深入交换了意见。
4、重庆已开工建设配售型保障房8092套,九龙坡区一项目售价7500元至8200元/平方米
重庆日报4月20日消息,为了让更多老百姓能以实惠价格住上“好房子”。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工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15个、房屋8092套。
三梯六户,三米舒适层高,7500元至8200元/平方米,配置车位472个,距离轨道交通5号线巴山站、石新路站约500米,周边有石新路小学、重庆育才行远学校、龙湖星汇天街等配套……本月底,位于九龙坡区石桥铺的“九龙·宸曦”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将正式开展配售接待工作,其高性价比赢得不少市民认可。
按照计划,重庆市今年将开工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6000套,充分发挥保障性住房满足工薪收入群体刚性住房需求作用,织密住房保障网。
5、中国首个省级古生物研究院在重庆挂牌成立
重庆古生物研究院(以下简称“古生物院”)19日在当地挂牌成立。该院是中国首个省级古生物研究院。
据悉,古生物院是重庆市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的专业机构。古生物院的成立,标志着重庆在地球生命演化研究、地质遗迹保护领域迈出历史性一步。
据介绍,近年来,重庆投入近2亿元人民币,实施60余个项目,在恐龙化石群、早期生命演化、哺乳动物群研究方面取得世界级成果;在成果转化与融合发展上,探索“古生物+”模式,建成云阳世界地质公园、秀山地质文化村等项目,带动地方发展,还在指导渝东南地区申报第二个世界地质公园,走出了一条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古生物保护研究之路。
6、西南第一高楼成都绿地蜀峰468复工,2027年上半年可竣工
据绿地集团官微发布消息,4月21日上午,西南第一高楼成都绿地蜀峰468超高层项目全面重启,项目T1主塔楼建设迎来重大突破。该项目引入中国五冶集团作为合作方,推进项目新阶段建设,预计2027年上半年可达到竣工交付条件。据悉,成都绿地中心主塔楼蜀峰468是我国西南第一高楼,高度为468米,也是世界排名前十的超高层建筑。2018年5月,绿地正式对外发布了绿地中心•468星曜项目,但项目一直进度缓慢,甚至停工几年。2024年6月,绿地集团宣布将蜀峰468的总承包权转交给五冶集团,标志着项目重启。
7、重庆首发图定中亚班列
20日上午,一列满载“重庆造”聚酯切片的中亚班列,从重庆团结村中心站缓缓驶出,这是重庆首次发行图定中亚班列,此后将以每月2列的固定频次实现常态化开行。
据了解,此次开行的图定中亚班列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跨越哈萨克斯坦,预计12天左右抵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全程约4700公里,将有效保障西部与中亚地区的贸易往来。
此趟班列承运55车货物,货值超1400万元,均来自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中亚五国与重庆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加深。图定中亚班列的开行将持续增强重庆国际物流通道的产业服务能力,进一步满足重庆出口中亚的旺盛需求。沿着这条“黄金通道”,更多“重庆造”“西部造”将以更高效、更稳定的方式“走出去”。
8、今年重庆将引进超5000名数字经济人才
4月18日,中国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以下简称“市场”)2025年工作推进会在巴南区召开。会议回顾了2024年中国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工作,并安排部署了2025年重点任务。
会上表示,2025年将聚焦人才供需匹配,重点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关键领域,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模式,精准对接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和高层次人才,全年举办数字经济引才专场专区活动不少于40场,引进人才不少于5000人。将大规模开展数字技能培训,重点覆盖人工智能训练师、大数据分析师、区块链工程师、云计算架构师等新兴职业。
9、2025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四川交流会在成都开幕
以“共育新动能·融合促发展”为主题的2025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四川交流会,22日在成都开幕。此次交流会于4月21日至27日在成都等地举办,包括川台产业合作推进会、川台青年就业创业发展交流会、巴蜀文化艺术季等活动。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在开幕式中强调台湾民进党当局执意筑墙断链,损害的是台湾企业的竞争力;炒作“恐中仇中”,剥夺的是台湾同胞的发展权。任何分裂国家的人都是民族败类,制造两岸对立的人终将玩火自焚。我们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将继续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扩大两岸交流交往,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支持台商台企扎根大陆更好发展。
21日,宋涛会见了前来参加活动的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理事长刘兆玄一行,表示两岸企业要加强合作、化危为机,争取更好发展,壮大中华民族经济。
10、中外万余名选手畅跑2025大渡口半程马拉松
19日7时30分,2025大渡口半程马拉松在重庆市大渡口区滨江路鸣枪起跑,肯尼亚选手MACHASCALEBALHAMIS和中国选手潘元晨分别获得半程马拉松男、女子组冠军。
本次赛事设置半程马拉松和迷你跑两个项目,吸引了来自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德国、意大利、美国5个国家及全国各地的10003名选手参赛。
作为大渡口区首场半程马拉松赛事,赛事以“尚义大渡口、宜居宜业城”为主题,整个赛道沿江布置,串联起白居寺长江大桥、揽江公园、金鳌田园、牛栏坝等大渡口地标景观,选手们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沉浸式领略重庆的山水之美与人文魅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